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TikTok 在欧洲的电子商务扩张踩刹车,专注于美国的增长

Date:


彭博社指出,今年早些时候,TikTok表示,它的目标是将其在线购物部门发展成为一家价值175亿美元的企业。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国际投资巨头:理查德·钱德勒的商业帝国

理查德·钱德勒(Richard Chandler)是国际投资界的杰出代表,以其卓越的投资眼光和财务智慧而享有声誉。他的商业帝国跨足了多个领域,从金融到能源,本文将深入介绍这位投资巨头的生平经历、商业成就以及他在全球投资领域的卓越地位。 坚实的家族背景 理查德·钱德勒出生于一个富有的新西兰家庭,他的家族在贸易和金融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家庭背景培养了他对商业的兴趣和理解,为他的未来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投资之路的起点 理查德·钱德勒的投资之路始于早期的金融业务。他通过购买和重组不同的金融资产,积累了他的财富。他的投资策略以价值投资为核心,注重长期回报和风险管理。 在亚洲的投资契机 理查德·钱德勒的事业迈向巅峰是在20世纪90年代,他看中了亚洲地区的巨大潜力。他的公司开始大规模投资亚洲市场,特别是在印度和中国。他的投资涵盖了多个行业,包括金融、电信、能源和制造业,为他赢得了在亚洲商界的影响力。 积极的企业重组 理查德·钱德勒以积极的企业重组和改革而闻名。他在收购公司后,通常会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提高其效率和盈利能力。他的企业重组在许多案例中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投资组合公司创造了巨大价值。 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理查德·钱德勒及其基金一直积极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他们投资于多个可持续能源项目,并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慈善事业。他的承诺表明了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全球投资影响力 理查德·钱德勒的投资影响力不仅限于亚洲,还延伸到全球范围。他的投资涵盖了多个大陆,包括欧洲、南美和非洲。他的全球化战略使他成为国际投资界的重要人物,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总结 理查德·钱德勒是国际投资界的杰出代表,他的商业帝国跨足了多个领域,展现了卓越的投资眼光和财务智慧。他的投资成功故事鼓舞着其他投资者,表明价值投资和积极的企业重组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卓越的成就。他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承诺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彰显了他对全球社会和环境问题的重视。

中国千亿出行“巨头”滴滴:半年亏损306亿,上市156天后程维黯然离场

它曾是国内网约车市场中的领头羊,它打破了传统的出租车对于出行的垄断地位,挣得盆满钵满,却因为不断发生的社会事件引人瞩目。 2021年时,已经成功在美国上市的滴滴公司又因涉及违法问题于年底正式退市,从此落得一地鸡毛,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小桔科技滴滴的诞生完全出于一次偶然,80后的江西人程维是滴滴出行的创始人,那是在2012年年初的一个夜晚,程维刚刚加班结束,已经很晚了。 他只能选择打车回家,然而车辆稀少,他站在路边等了特别久,才终于打到了一辆车,那时候他就在想,如果能够利用周围闲置的私家车,成立一个可以在网上就进行预约的车队,这样便可以提高效率,节省下不少时间。 有了想法之后的程维脑子一热,过了一段时间后便辞了职,与自己的几个小伙伴开始了创业之路,创立了滴滴出行的前身——小桔科技。 并且这家公司主打的项目就是滴滴打车”,当时的程维一定不会想到,有朝一日“滴滴打车”会火爆全国。 “滴滴打车”要想正式上线,第一步便需要找到出租车公司,双方展开合作才能实现。 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天,程维跑东跑西,一个月跑了上百家的公司,都没能说服任何一家出租车公司,创业的路就是这样布满荆棘的。 一个月后,一家北京的小公司终于答应了程维的合作,2012年的9月份,“滴滴打车”正式开始上线。 “滴滴打车”2013年,在程维的极力推广下,“滴滴打车”发展得十分顺利,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出租车陆陆续续都安装了“滴滴打车”,公司规模不断的增长,也吸引到了融资。 而最让程维受启发的还是腾讯集团对他的投资,因为他正在发愁如何将“滴滴打车”推送给更广大的用户,而腾讯集团作为投资方,给了程维非常大的灵感。 当时正是智能手机开始流行的时代,也是线下产业开始慢慢转变为线上产业的关键时候,微信也在当时成为了国人最常用的app。 程维想要通过“滴滴打车”与微信的合作,利用微信好几亿的用户,让自己的“滴滴打车”能够全面的面向全国各地的用户,对两家公司来说,这一定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当“滴滴打车”正式出现在了微信“钱包”的页面时,也代表了程维的计划实现了,这标志了他的公司正在积极打开一个全新的市场, 也表明了他对未来非常明确的看法。 程维认为,完成合作之后,不仅能提高用户的基数,并且也带给了用户更好的体验,不仅不用担心没有带钱在身上,而且场景更多,实用性更广。 他不仅提前预见了互联网时代爆发式的增长,并且认可了整个团队的不管是创新层面还是计划层面上的优势,在腾讯的帮助推动下,“滴滴打车”正在用飞快的速度占领着整个市场。 2015年后,“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出行”,时间过得飞快,滴滴也凭借着自己抢占市场后的优势,几年来一直霸占着线上打车市场的龙头地位。 滴滴平台然而,在2018年,一件恶劣的社会事件发生了。在5月份,河南省的一位空姐乘坐滴滴的顺风车,不幸遇害,仅仅过了三个月的时间,同样的事情又出现在了浙江省,年轻又美好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这样的事件体现了滴滴平台的监管、安全都做得非常的不到位,舆论也在不断的发酵,民众们将怒火撒在了滴滴公司身上。 尽管公司不断的进行道歉、公示,给予警方协助,但是在一个个显而易见的安全漏洞下,一切解释都显得格外的无力。 此后,滴滴一个接一个的推出了整改计划,并且上线了许多安全措施,不仅整改“顺风车”的服务,并且对每一个司机都严格的进行筛检。 无论是在世界上的哪一个国家,旅客运输行业都是被称作为“运送生命”的服务业,如果不能保障生命的安全,那么一切都是徒劳。 网约车行业的进步,不断的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如今出行,网约车一定是大部分人的首选,相比于出租车,不仅显得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价格还很公道。 而在我国的网约车市场行业上,滴滴所占有的份额高达80%,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它在2021年的上半年,用户数量已经接近5个亿,规模非常庞大。 在6月份,滴滴公司决定正式上市,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本来应该飞黄腾达的滴滴却因为这一个操作,开始逐渐落魄。 美国上市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第一点是,作为一家掌握着全中国好几亿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公司,滴滴本应该做好一切保护隐私的工作,但是却选择到了美国上市,这无异于贻人口实。 这个行为显得非常不让人理解,树大招风,滴滴敢这么做,就一定要经得起考验。 事件过得很快,一个月后,针对滴滴的专项调查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伴随着调查,更令滴滴遭到打击的是,它们旗下所有的app都会被各大应用平台给做下架处理。 刚刚上市的滴滴,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情,不仅企业的颜面尽失,也很难再拥有新用户,而滴滴之前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也被其他竞争者纷纷瓜分殆尽。 毫无疑问,损失巨大的滴滴短时间内,很难重新东山再起。 退市调查一共进行了5个月,滴滴事件也有了最终的裁定结果,官方也是第一时间将结果公之于众,滴滴将要立即启动从美国退市的工作,并且重新回到国内香港重新准备上市。 这几乎已经成为定局的消息在大众看来并不感到吃惊,滴滴公司还没有在美国的纽交所坐稳,就要匆匆的卷起铺盖离开。 滴滴用一个错误的操作,换来了史无前例的损失,亏损达到了306亿人民币,这几个月的亏损已经打过了之前几年的亏损总和。 然而国家对于滴滴公司并没有斩断其后路,依旧给其保留了重新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它被允许继续存在于国内的市场中,这已经是对滴滴而言相对较好的一个结果了。 因为单单从纽交所退市所要承担的麻烦就已经相当大了,更别提退市的融资安排了。 根据2021年年底的数据显示,滴滴当时股价跌至7.8美元,而上市的价格是14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退市所要承担的赔付金也是一笔巨款。 我们所能看见的未来是,即便滴滴重新休整过后能够在香港成功上市,也已经回不去当年鼎盛时期的滴滴出行。

20年三次创业,中国创业家李想40岁迎来第三次IPO敲钟

他第一次创业成立了泡泡网,第二次创业又将汽车之家推上了巅峰,如今的理想汽车也成为了一匹黑马,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在新型电动汽车领域越走越远,完成了自己的上市之旅。 李想,1981年出生,家住河北石家庄。李想上初中的时候就对电脑情有独钟,他每次经过电脑维修店,总会停下来观看师傅修电脑。 正因如此他对于电脑的零部件以及组装过程较为熟悉。高中的时候,他用自己积攒的8000元买来一台电脑,然后把电脑拆开重组。 辍学创业为了能够给自己挣点零花钱,他开始给一些电子类杂志社投稿来挣稿费。 他还凭借自己对电脑的研究,自己做了一个网站,仅仅是每月的广告收入就可以达到1万多元。这对于同龄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优秀的人从小都与众不同。在他高三那年,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楚规划的李想告诉父母,他不参加高考,他要自己创业。 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人都非常震惊,因为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父母没有干扰他的决定,反而是抱着支持的态度。 三次创业李想的一生有三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是在2000年。他将自己的个人网站注册为泡泡网。在2001年,他来到了北京,正式开始泡泡网的运营。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网站达到更好的成就,他每天6点起床工作,一直到晚上9点才去休息、 就连吃饭他都是坐在电脑旁,边工作边吃。所以他常常在寒冷的冬天吃着冰凉的饭菜。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他的努力下,他终于将网站做成了同行业的领军者,最终被一家公司收购。然而雄鹰注定不会永远待在巢里,它迟早会奔向自己的天空。 2005年,他又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创办了汽车之家。三年后,这个网站又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了同类网站中的佼佼者。 时间转眼来到了2013年,在年末的时候李想带领汽车之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李想一跃成为了身价过亿富豪,个人资产约为1.52亿美元。 汽车之家的网站浏览量名列世界前茅,相应的盈利能力也占据了上风,为李想带来了很多财富。 前两次的创业成功让李想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规划,他不甘心于自己的成就止于此,他认为自己还有更大的可能。 所以他先是在2015年卸任汽车之家总裁,只是保留董事一职。在2016年的时候,他彻底辞去汽车之家董事职务。 此时的李想并没有让自己停下来,他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那就是“地狱模式”——造车,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千亿美金以上的公司”。 创办“理想汽车”有目标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2015年的时间李想创办了“理想汽车”。然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尽管他对于汽车了解得非常透彻,可是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懂得其中的艰辛。 造车听起来就不简单,做起来更是充满了无法想象的困难。两年之内,理想汽车就累计亏损近40亿元,这些还只是在汽车制造方面,不包括他的人工费用。 可是总不能汽车没造出来公司就走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想又在公司内部推行了极为严苛的成本控制方式。 由于从创办公司开始他就坚持自主研发,所以他将一半的钱放在了研发上,30%的钱花在了工厂上,仅剩的不到百分之十几花到了人员和销售上。 为了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他还自建制造基地,在江苏常州投资50亿元建立的工厂,在2017年年底投入生产。 寻常的汽车总会排放大量污染气体,为了解决环保、拥堵问题,他认为电动汽车是趋势。 理想ONE所以理想汽车的首款产品理想ONE 就是一款智能电动中大型SUV,2019年11月20日开始量产。2020年的时候创下了造车新势力全新车型100000辆的纪录。 理想汽车没有走纯电动汽车的路线,而是一直坚持制造增程式电动汽车。这种汽车的优势在于除了可以充电,还能够通过加油的方式来保持动力,能够有更长的续航里程。 几年来他们只卖一款车,可是累计交付就已经达到了72000辆,1年进账达到了94亿元。 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数字,可是理想汽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并且在未来几年还会一直持续这种状态。 面对自己车型单一的窘境,作为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有自己的计划。他决定在2022到2023年推出三款豪华智能增程式电动SUV,并且从2023年起,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 资金支持创新一定要有资金的支持,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李想的背后却是一个接一个的投资者,阵容可谓是非常豪华。 所以说理想汽车在资金方面是不用担心的,早在2015年他就获得了明势资本的投资,更不用说后来又陆陆续续获得了其他的投资。 然而,想要获得商界大佬的投资,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从前由于理想汽车一度处于亏损的状态,没有人愿意再去投资,李想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便厚着脸皮四次向自己的好友提出了这个请求,在他的坚持不懈之下,好友被他说服。 如今,理想汽车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招股,在招股书中李想告诉大家理想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将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上市前段时间理想汽车正式在港交所挂牌,去年又在美国挂牌上市。李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双重上市之旅。 在别人看来,造车是一条九死一生的路,可是李想却杀出了一条血路,对于他来说这只是开始,未来理想汽车还能够达到更高的成就。 李想的创业道路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充满传奇色彩的,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其中经历了多少磨难。 从泡泡网到汽车之家再到如今的理想汽车,他凭借着自己聪明的头脑,敏锐的嗅觉,对市场前景的分析,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汽车制造之路。 40岁的他完成了理想汽车的两次上市。这对于他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正如他自己所说,人生因为痛苦而改变,因为受益而坚持。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透明人到身家过亿的ceo,他不甘心仅仅在一个领域发展,后来他又将手伸向了汽车行业。 他善于抓住机遇,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他将目光放在了电动汽车上面,每一次的转型都困难重重,他的这种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零食大王”蔡金垵:从小作坊到大企业,实现完美逆袭

他出生于一个贫苦之家,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高考时因差几分意外落榜,他开始了走街串巷做生意的道路。 1996年,他抓住时机创办了食品工厂,靠着艾比利薯片一炮而红,后来又研发出法式小面包、干面包等产品,一步步抓住了消费者的心,他就是“中国零食大王”蔡金垵。 蔡金垵1965年出生于福建晋江的一个贫穷家庭,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全靠着父亲卖苦力为生,坚持供他们一直读完了高中,可惜的是蔡金垵高考时还差几分就考上大学了,谁知道竟意外落榜。 懂事的他知道,家里能让他读完高中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也没有过多纠结自己没考上大学的事情。 生活艰苦他18岁了,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开始了走街串巷的生活。 每天一大早就挑着扁担开始叫卖,他什么都卖过,有瓜子,也有水果,不论刮风下雨,街头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正是年轻时这样肯吃苦的他才成就了后来的商业王国。 街头叫卖的经历让他洞察到了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总有小孩子吵着要吃油炸食品,可是家长又嫌街头做炸货的不卫生,总是会拒绝小孩子的请求。 他瞄准了这个方向,1996年拿出自己走街串巷挣来的钱创办了一家食品工厂。 他一个毛头小子既没有创业资金,也没有人脉,更没有经验,完全靠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开始了创业之路。 既然油炸食品那么受欢迎,那他就来试着做一做,毕竟工厂里生产出的食品比街头自己更让人放心。 他买回来了一切可以油炸的食品,然后就自己一遍遍的尝试着炸,做好后又一遍遍的让家人试吃,最终选择了以土豆为原料。 在油炸食品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慢性变速薯片,可以说是又香又脆,再撒上调味粉,丝毫不比街头炸货差。 艾比利薯片为此,他专门想出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艾比利薯片,包装也是精心设计过的,放在超市里一眼就能够吸引消费者。 艾比利薯片一经上市,靠着口感好和价格低的优势引得消费者疯抢,男女老少都很喜欢这款改良式油炸食品。 后来他还研发出了多种口味的薯片,直到现在这款薯片依然还拥有不错的销量。 靠着艾比利薯片发家的蔡金垵之后又开始了新产品的研发,但是第一仗的胜利并不代表之后就会一路连胜。 他发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和健康,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有啥吃啥,根本不挑。 为此,他在原有薯片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蛋奶薯片,顾名思义就是加了鸡蛋和牛奶,这两样就是大多数人们心中健康食品的代表,这样一来,薯片也更加健康。 公司上下对这款产品非常有信心,认为甚至会超过艾比利薯片的销量,可是谁知道这款产品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反倒成了不少超市的滞销品,有的超市因仓库积压过多都直接退回来了。 看着积压过多的蛋奶薯片,蔡金垵显得有些落寞,因为这是公司全体共同研发出来的,是所有人的心血,为此投入了不少资金,现在却是血本无归。 蔡金垵没有迷茫太久,没过多久他就从低沉的状态里出来了,毕竟他是公司的老板,如果连他都放弃了,还有谁会认真替他做事呢? 小面包他带领着团队开始了新一轮的研发,根据现在市场上大火的产品研发出了一种颗粒状小麦膨化食品,同时还有一种可以长期保存的烘烤类小面包,这两个都是具有专利技术的产品,只此一家。 可是这让蔡金垵犯了难,盼盼现在已经很久没有新产品上市了,还靠着以前的产品吃老本,实在没有资金推广这两个产品。 一个是可以与现在市场上不少同类产品竞争的膨化食品,一个是市场上从来没有的烘烤类小面包。 当时还流行着蛋黄派作为代餐食品,一时之间各路厂家都在研究蛋黄派,只有盼盼选择另辟蹊径研发出了烘焙类小面包。 几番商议后,他选择了烘焙类小面包,因为他发现市面上做蛋黄派的实在是太多了,研发出来的膨化食品也是在跟风,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搞点不一样的东西。 烘焙类面包被取名为法式小面包,还请了知名影星蒋雯丽为代言人。 盼盼法式小面包正式进入市场后,短短几个月大火,比当年艾比利薯片的势头还猛,甚至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每天工厂里的工人都在加班加点的生产却还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即使是这样也阻挡不了经销商争相打款预订,生怕自己比别人落后一步拿到货,足以看出法式小面包的火爆。 2011年,蔡金垵再次加大火力,与美国甜点教父、前白宫首席糕点大师罗兰·梅尼耶进行签约,共同研发出了一款全新的烘焙类产品。 跟市面上的任何一款产品都不同,既不像法式小面包那样有嚼劲、吃不腻,也不像蛋黄派那样软软的,中间还有夹心,它就是盼盼独一无二的干面包,也叫梅尼耶蛋糕。 外面有涂层,口感酥脆,吃起来一点也不腻,反倒是吃了一个又想吃第二个,香味也是很奇特,你一闻那个味就知道是盼盼的干面包,一经上市,就迅速抓住了消费者的味蕾。 盼盼这个牌子本来在人们心里就有了一定的地位,现在干面包上市,先开始只是觉得干面包很新奇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谁知道一入坑就停不下来了。 再加上这次是盼盼和梅尼耶的合作意义重大,不仅是中西方的一次友好交流与合作,更是中国本土食品品牌向国际化迈进的趋势,这也是蔡金垵事业的一个重要上升点。 这款干面包的意义重大,直到今天已经过了十年了,这款干面包依然在各大超市热销,也依然是盼盼的主推产品,唯一的变化就是口味变多了。 今天,盼盼早已从当初的小工厂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大企业,员工人数高达上万,在全国各个地方都建立了生产基地,赚钱的同时也不忘记回报社会,他经常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累计捐款超过上亿。 他从一个大学都没读过的穷小子摇身一变为知名企业的老板,他收到过鲜花和掌声,也经历过失败,可是他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紧扣消费者的心理,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产品没能让消费者满意他就继续研发,从来没有把哪一款热门产品当作救命稻草,反而靠着一次次的创新建立了消费者对他的信任,现在也依然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期待以后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充满惊喜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