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FigureAsia  Prize & Award 2024  Nominations

《亚洲人物》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周受资,引领TikTok飞跃

Date:

在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的时代,能够引领一款应用成为全球现象级产品的领袖,无疑拥有非凡的远见和卓越的管理能力。周受资,作为TikTok的首席执行官,不仅实现了这一壮举,还在短短几年内将这个平台推向了新的高度。周受资的领导力、战略眼光和对科技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使得他成为《亚洲人物》杂志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

自2021年5月担任TikTok首席执行官以来,周受资领导下的TikTok迅速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视频分享应用之一,用户数以亿计。在他的指导下,TikTok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下载量,还成功突破了一系列关于网络安全、法律合规以及政府和公共关系的挑战,证明了自身作为一个全球性平台的稳健和可靠。

在周受资的领导下,TikTok经历了爆炸性的增长,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当全球大量用户寻求线上娱乐和社交时,TikTok的用户数在短短五个月内增加了超过5亿。这不仅展示了周受资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力,更反映了他在危机中把握机遇、引领团队克服困难的领导才能。

周受资的背景和经历为他在TikTok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华侨中学的校友,他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商学院攻读MBA,并于2010年毕业。他曾在高盛担任投资银行家,之后在2015年加入中国智能手机巨头小米担任首席财务官。2021年3月,周受资加入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成为公司首位财务总监,随后专注于推动TikTok的发展并领导其迈向业界预期的重大IPO。

除了商业成就,周受资还是一位家庭人士,与妻子Vivian Kao育有两个孩子。他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都展现了他对平衡、责任和追求卓越的承诺。

周受资的故事是关于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中,通过创新、领导力和对未来的深刻理解,影响和塑造媒体消费的新方式。作为《亚洲人物》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他不仅代表了亚洲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领导地位,更是新一代科技领袖中的佼佼者,为全球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随着TikTok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影响力,周受资的领导将进一步证明亚洲科技企业在创新和全球市场中的重要作用。《亚洲人物》杂志荣幸将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的称号授予周受资,以表彰他对科技、文化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在周受资的引领下,TikTok和整个数字媒体领域无疑将继续探索更多可能性,引领全球媒体消费的新趋势。


为了深入了解《亚洲人物》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的详细报道,我们诚挚邀请您订阅《亚洲人物》杂志。通过订阅,您将获得对这些杰出人物背后故事的全面洞察,以及他们如何在各自领域内产生深远影响的深度分析。

To gain comprehensive insights into the narratives behind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of 2024 as featured in FigureAsia, we cordially invite you to subscribe to FigureAsia Magazine. Through your subscription, you will have access to in-depth explorations of the stories of these distinguished individuals and an analysis of their profound impact across various fields.

《亚洲人物》杂志致力于提供权威、专业的内容,旨在启发和激励我们的读者。加入我们的订阅者社区,共同探索亚洲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和创新者们的非凡旅程。

FigureAsia Magazine is committed to delivering authoritative and professional content designed to inspire and motivate our readers. Join our community of subscribers and embark on a journey of discovery with Asia’s leading lights and innovators.

将本文分享至:

《亚洲人物》订阅

spot_imgspot_img

亚洲领袖

查阅更多《亚洲人物》
Figure Aisa

南波茂人:革新科技的日本科学家

南波茂人(Shigetou Namba)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日本科学家,以其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而广受赞誉。他的学术生涯充满了创新和领导力,对科学界和工业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南波茂人教授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他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重要贡献。 早年生活与教育 南波茂人教授生于日本,自幼就表现出对科学和技术的浓厚兴趣。他在日本一所著名大学攻读材料科学学士学位,并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材料科学作为专业。他的早期教育为他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科学研究与突破 南波茂人教授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他的研究涵盖了纳米材料合成、纳米技术应用、电子材料和光学材料等多个方面。他的工作在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研发了一种先进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为制备高性能材料和纳米器件提供了新的途径。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材料科学领域的进展,还为电子、光电和能源领域的创新提供了关键支持。 纳米技术的应用 南波茂人教授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实验室,他还着眼于纳米技术的实际应用。他在工业界推广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半导体制造和光学通信领域。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用于改进电子设备和光学器件的性能,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高等教育与科研传承 南波茂人教授一直热衷于高等教育和科研传承。他担任大学教职,培养了许多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传递自己的材料科学知识和研究经验。他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参与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研究,为培养更多的科技领袖和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政策与创新 南波茂人教授积极参与日本的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创新工作。他在政府和科技部门担任重要职务,为日本的科技产业和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专业建议。他的领导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推动日本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合作。 奖项与荣誉 南波茂人教授的卓越贡献赢得了多项国际性科学奖项和荣誉。他被授予了多个著名奖项,以表彰他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杰出成就。这些奖项和荣誉证明了他在科学界的卓越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高度的认可。 南波茂人教授是日本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他通过自己的科研工作和领导力不断推动着科技的进展。他的研究在新材料合成和纳米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解决复杂的科学和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他的科研传承工作为培养了更多的科技领袖和材料科学家,推动了日本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南波茂人教授的社会责任感和科技创新精神为日本的科技产业和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推动科技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他的故事是科技研究和科技政策的典范,激励着年轻一代的科技创新者,追求卓越,不断推动科技的进步。

旺旺集团蔡衍明:19岁败光一亿,靠零食成台湾首富

他是典型的富二代,不好好学习就要回家继承家产大概说的就是他,辍学回家后他选择接手食品厂,旺旺正式问世。 后来他又进军媒体行业,创办了《中国旺报》,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全民隔离之际,他创办的湖南旺旺医院挺身而出,及时派出增援队,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就是“米果大王”蔡衍明。 他1957年12月27日出生于中国台湾,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台湾有名的富商,再加上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备受宠爱,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他从小主意就多,带着一群孩子四处捣乱,父母平常忙着做生意也没有时间管教他,他也就成了老师家长眼中的“坏学生”,只要你能想到的他都做过。 辍学回家,接手工厂然而,就是这样不学无术的他在19岁辍学回家了,别人还在为下一年的学费而担忧不能读书时,他却选择放弃读书学习,毕竟在他的眼里,靠着父辈打下的江山就能够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蔡衍明在辍学回家后主动请缨接手宜兰食品厂,他也想过一把老板瘾。 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蔡衍明,认为做生意就是每天和各种大老板喝喝茶,打打牌,钱就自己到口袋里了,他觉得不需要读书也可以挣大钱。 但现实是残酷的,他没有读过书,也没有做生意的经验,想要把食品厂从外销加工厂变为内销品牌,他的父亲经商这么多年都没能成功,他一个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子竟有这么大的本事? 原本食品厂以生产鱼罐头为主,在他的带领下开始生产“浪味鱿鱼丝”,然而没文化的他一上任就漏洞百出。 先是看不懂账本,少爷出身的他也拉不下面子去虚心请教别人,后来做了内销也根本赚不到钱,因为里面的门道实在是太多了,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就亏了一个多亿。 还被人笑话,说他根本不像他父亲的孩子,从小“呼风唤雨”的他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打击。 潜心学习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他开始学会收敛,整个人也不再吊儿郎当,经常向人请教厂里的各种事情,三年的蛰伏让他等到了翻身的机会。 他发现台湾的稻米资源丰富,很多学生都喜欢吃米果,学生的钱是最好挣的,市面上的米果不在少数,他要做就做最好。 为此,他专门来去日本三大米果厂之一的岩冢制寻求合作,可是岩冢制早已知晓蔡衍明的败家子事迹,不愿意为了钱而败坏自己的名声,拒绝了这次合作。 但蔡衍明没有放弃,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他每个月都去日本学习米果的相关知识,并且坚持给岩冢制社长写信,一坚持就是两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岩冢制被他的坚持打动,决定与他合作,将自己独家的米果技术倾囊相授。 蔡衍明也并没有让人失望,他回到台湾创立了品牌“旺旺”,专门来生产米果,一时之间,旺旺米果成为了台湾学生最喜欢的零食之一。 进入内地发展但他的野心并没有局限于此,1992年他选择在湖南设厂,以此进入内地发展。 湖南稻米资源丰富,而且不像沿海城市那样外资集聚,旺旺入驻的话肯定会引起极大的重视,但同样内地市场广阔,食品厂的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 1993年他借助郑州糖酒会脱颖而出,一下子就拿到了三百多份订单,本以为会是个良好的开端,蔡衍明却迟迟等不到订购商前来交钱拿货。 如果运回台湾就会产生很大一笔运输费用,放在内地售卖是当前损失最小的选择,但是食品都是有保质期的。 眼看着米果的保质期快到了,销量却迟迟没有起色,他思考之后发现,无非也就是大家不敢尝试一个新品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吃是很讲究的,很多人宁愿花更多的钱去买大品牌也不愿意去买自己不熟悉的小牌子。 现在旺旺在内地的知名度不高,百姓们都很陌生,自然也没有人愿意购买。为此他将这批米果运往全国各地进行免费试吃,有意见的还可以提出来。 看起来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却可以赢得消费者的好感。试吃活动让全国掀起了一股旺旺风。 蔡衍明抓住这个机会,及时推出了“你旺我旺大家旺”的广告,后来还推出多个新品,成为了零食界有名的大佬。 “中国旺报”通过旺旺逐步进入中国内陆,蔡衍明逐渐意识到台湾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此他拿出钱创办《中国旺报》,不为挣钱只为公益。 《中国旺报》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台湾旺”,一个是“中国旺”,他创办这份报纸的初衷十分明显,是为了增加海峡两岸的交流和共同发展,毕竟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他将爱国表现的如此明显,在2011年依然有不少人抹黑他,还掀起了一场“反旺中运动”。 对于这样的质疑,他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立场,直到今天他仍然坚定地维护中国主权,坚持台湾属于中国。 旺旺医院全民隔离之际,除了仅靠几天时间建造的雷神山、火神山等医院冲锋陷阵,同时,一家“湖南旺旺医院”也在默默地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传统印象中,旺旺是做零食的,怎么会跟医院扯上关系呢?但这家医院的老板正是蔡衍明。 听名字可能会以为是什么不靠谱的医院,其实它是一家正规的三甲医院,在全民隔离时还是指定的医院之一,24小时随时待命就诊,一刻也不停歇。 这家旺旺医院最大的特色就是医院的所有东西都带有“旺旺”的logo,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进了一家旺旺主题的游乐场。 不同于医院的庄严肃穆,不少来这边看病的病人都会被医院的氛围所感染,不再为生病而紧张、害怕,正如旺旺零食给大家带来的快乐一般,也因此被称为“医院界的海底捞”。 他从败家子弟到如今的零食大亨,从赔了一个多亿到如今的台湾首富,他的人生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他靠着自己的恒心和毅力学到了米果技术,由此开始发家,他没有满足现有的蓝图,转身进军大陆市场,靠着免费试吃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自此慢慢走上零食大亨的道路。 赚的盆满钵满的他投身于社会奉献中,在国家危难时刻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挺身而出,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大概就是一位有大格局的企业家吧。

Vivian Yam(任翠翠)——化学界的杰出女性

Vivian Yam(任翠翠)教授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化学家,以她在光电材料与太阳能领域的杰出工作而广受赞誉。她是国际化学界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多个知名科学机构的重要成员。本文将深入介绍Vivian Yam教授的生平、科研成就,以及她在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早年生活和教育 Vivian Yam教授出生在香港,自幼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在香港获得了化学学士学位,并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她的卓越学术背景和坚实的化学知识为她的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光电材料与太阳能研究 Vivian Yam教授的研究重点是光电材料与太阳能领域,她在发光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她的研究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光致发光现象的研究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开发。 她的工作有助于改进光电材料的性能,从而在照明、显示技术和太阳能转换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研究也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机光电材料与光致发光研究 Vivian Yam教授在有机光电材料和光致发光领域的研究备受瞩目。她的工作包括开发新型有机分子,这些分子在受光照射时能够发光。这些材料在显示技术、传感器和光学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她的研究深入探索了光致发光现象的机制,为开发更高效的光电材料提供了重要线索。她的成果在有机光电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为新型光电器件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创新思路。 太阳能电池研发 Vivian Yam教授还在太阳能电池研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致力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以应对能源问题和气候变化挑战。她的研究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她的工作为太阳能领域的可持续能源提供了重要支持,为将太阳能电池应用于实际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她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受到高度认可,还在工业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际合作与领导 Vivian Yam教授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关系。她与世界各地的科研团队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了化学领域的发展。她还在国际学术界担任重要职务,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为化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奖项和荣誉 Vivian...

双枪科技郑承烈:中国“筷子第一股”,靠筷子身价上亿

我国是人口大国,日常生活中吃饭离不开筷子,但2000年以前,筷子行业还只是停留在小作坊生产。 而创立于2002年的双枪科技公司抓住了这一商机,投身于餐厨工具制造,从筷子延伸到砧板等日常厨具用品。 经过了多年的打磨,双枪科技公司自主研发工艺产品,并多次在国家级活动如北京奥运会、杭州G20峰会中作为礼品,走出国门。 1970年2月9日,郑承烈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叫庆元的小县城,家里很穷,父母都是靠着卖粮食得来的钱供一家人生活。 郑承烈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他很想要摆脱这种生活,不想再为下一顿粮食而发愁,不想再为读书的学费而发愁,更重要的是不想父母再为这个家而操劳。 因此,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在读书的年纪他从未让父母操心过他的成绩,可以说在每次学校考试后,从成绩表后面开始数总是看不见郑承烈的名字。 因为他一直稳居第一名,很少掉至第二名,更别说倒数了,这也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 考入大学郑承烈本可以凭借他的成绩考一个很好的大学,但他觉得等不了,他想尽早地为家庭减轻负担,所以郑承烈来到了浙江建筑工业学校。 在郑承烈的理解中,他认为干建筑这一行是最赚钱的,一单的成交额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几千万,他期待着自己能早日到达那一步。 从浙江建筑工业学校毕业后,郑承烈就顺利被分配到了一家建筑公司上班。 带着梦想的激情,郑承烈在建筑公司中专挑最苦最累的活来做,后来,他甚至做到了可以一个人指挥县城最大的金融中心施工工作。 但慢慢地,郑承烈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建筑公司的工作不仅全年无休,而且薪资少得可怜,只有几百块钱。 最后,因为与梦想的实现相背离,郑承烈离开了他干了四年多的建筑行业。 在那段缓冲期中,郑承烈又尝试了不少工作,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做生意有关。 郑承烈开过便利店、服装店,但因为经营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未达到自己的预期,这些店铺的结局就是统统关门。 经营筷子厂这条路不行,那就换一条路,郑承烈就是凭着这样一种敢拼敢闯的精神,与哥哥一起尝试着经营一家筷子厂,这就是双枪科技公司的前身。 在21世纪之前,筷子生产并不是非常规范、标准化,以小作坊、小工厂为主,因为成本本身就不高,在市场流通的筷子产品大都是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价格,质量普遍不高。 在了解到市场现状后,郑承烈就想着他创办经营的筷子厂一定是要与众不同的。 这种与众不同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提高整个产品服务质量,给用户最好的使用体验,打造出国家品牌、民族品牌。 说做就做,郑承烈有了想法,就想着要实施。但由于他之前的生意都失败了,手中并没有多少积蓄,他的哥哥跟他的情况也差不多,于是郑承烈就想着借钱。 要知道在1995年向银行借几千块就需要一系列的审批程序,这期间需要等待几个月的时间,郑承烈显然是等不了这么长时间,更何况他需要的启动资金是以万为单位。 后来,在他人的引荐下,郑承烈通过高利贷筹集了二十万元的启动资金。 走上“正轨”郑承烈首先就更换了一套先进的生产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终于生产出最新一批的筷子产品,不仅是样式美观,而且工艺精致。 当他兴致勃勃地把120箱筷子送到浙江人流量最大的义乌商品市场进行售卖时,由于价格比市场高,并没有像郑承烈之前预想的那样被销售一空,而是无人问津的一个状态。 他只好又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先试销,后付款”的模式,这才吸引了前来进货的一个老板的订购,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这也是双枪科技的第一个订单。 质量是产品的保证,只要厂家是真心实意地做产品,那自然不愁没有人买,就算遇到了一定的销售困难,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郑承烈的筷子产品在那个老板拿回去试销后,很快就被一抢而空,老板自然是高兴都来不及,很快就与郑承烈的工厂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合同,并支付了第一次合作的现金额。 好的口碑自然是人们口口相传更快,自此之后,郑承烈的双枪工厂走上了正轨,慢慢成为了一个有质量有销量的双枪科技公司。 打造民族品牌其实在郑承烈之前,很少会有人把筷子当成一件工艺品来对待,郑承烈正是发现了这其中的商机,做到了把筷子生产变得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就这样坚持了二十几年,最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他曾自我调侃,说道双枪就是融资出来的,自己在创业过程不知坐过多少的冷板凳,受过多少冷嘲热讽,大都是因为他那率真求实的性格。 郑承烈从来不喜欢为公司定下那些假大空的目标,他也不喜欢阿谀奉承,一直都是靠着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把双枪发展到这样的一个高水平科技公司。 郑承烈也一直很注重公司的员工管理,在他的理念中,那就是归结为一句话——让员工当老板,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郑承烈曾说过想把双枪打造成知名民族品牌,筷子文化本身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 他大胆提出这样的一个品牌设计,那就是把中华传统文化工艺融入到筷子的设计生产中,如印花,激光雕刻,手绘,让双枪生产出来的筷子产品有了品牌的特色。 除了生产销售筷子之外,双枪还生产砧板等其他一千多种日常厨房用具,线上线下把控一样严格,并成功在各大国家级活动中亮相,作为品牌方的文化礼品赠与。 公司拥有40项发明专利、99项实用新型和122项外观专利。这也是双枪企业文化的其中一种,即产品美,剩下的三美则分别是员工美、环境美、财报美。 说起财报美,那可不得不提双枪科技公司在2020的年度营业收入了,已经达到了8.34亿元,并逐年稳步增长,比同行业产品销售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加起来的总量都要多。 在行业中常年占据榜首,其中光筷子一样产品年销售量就达到了三亿双。 如今的双枪公司已经在2021年8月5日作为“筷子第一股”成功上市,使得郑承烈的身价大幅上升,达到了16亿元。 而双枪公司也在他的管理下继续拓展着销售途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公司盈利,将双枪造的产品送出国门。